全球港口到底有多堵?亞洲堵,亞洲堵完歐洲堵;歐洲堵,歐洲堵完北美堵!全球各大港口已經(jīng)堵成一鍋粥了!
受疫情反彈影響,多地港口擁堵再次加劇,全球400多艘貨輪,273萬TEU集裝箱正排隊等待卸貨。有媒體稱,當前反復的疫情或許會讓全球海運系統(tǒng)面臨65年以來最大的危機。
△央視財經(jīng)8月18日《經(jīng)濟信息聯(lián)播》欄目視頻
據(jù)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(yè)頻道16日報道,在美國最繁忙的洛杉磯港和長灘港,截至當?shù)貢r間16日,有20多艘貨輪正在等泊位,等待時間最長可達12天。這種“堵船”現(xiàn)象已導致多地貨品短缺、物流延時、物價上漲。
美國洛杉磯港執(zhí)行董事 吉尼·塞洛卡:今天(16日)上午有29艘集裝箱貨輪,正在洛杉磯港和長灘港以外等待泊位。未來三天, 還有20多艘船只正在趕來。
此前,英國《金融時報》報道稱,353艘集裝箱貨輪正在全球各地的港口外排隊,是去年同期的兩倍多。專家認為,疫情期間各國加強邊境管控,傳統(tǒng)供應鏈受到影響,各地民眾網(wǎng)購需求卻大幅增長,導致海上貨運量激增,港口應接不暇。
另根據(jù)Vessels Value一份最新分析報告,更具體地說,409艘裝載了總計2732,133TEU的集裝箱船目前正在排隊等待卸貨,這些集裝箱裝滿了各種零售商品和工業(yè)產(chǎn)品等貨物。

除了疫情外,全球港口基建老舊也是造成貨輪擁堵的重要原因。全球第二大集裝箱貨運集團MSC行政總裁托夫特表示,近年全球港口本就面臨基建老舊、吞吐量受限、無法應對越來越大的船只等問題。
今年3月“長賜”號貨輪在蘇伊士運河擱淺,導致全球貨運受阻,其中一個原因就是“長賜”號體量過大,傾斜擱淺后將河道堵死。報道稱,面對如此的巨型貨輪,港口也需要更深的船塢、更大的吊車。然而,升級基建需要時間,即便只是更換吊車,從下訂單到完成安裝也要18個月,令各地港口無法在疫情中及時作出調(diào)整。
8月11日梅山碼頭,寧波梅山碼頭受疫情影響關(guān)閉至今。有消息稱梅山碼頭將于24日部分重新開放,9月1日全面開放。需要10天到2周的時間來清理積壓的箱船,預計下個月中旬整個港口恢復正常運行。有關(guān)重新開放的消息尚未得到官方和承運人的證實。
在此提醒,國外疫情仍在蔓延,多國港口擁堵情況嚴峻,各位貨代貨主們及時關(guān)注港口動態(tài),實時關(guān)注物流情況,做好延誤準備。謹防目的港無人提貨,產(chǎn)生額外費用等帶來損失,轉(zhuǎn)發(fā)周知~